□許洪鑫(鄭州大學)
正片時長不少于41分鐘,片頭時長不超過90秒,片尾時長不超過180秒,“前情回顧”和“下集預告”內容不在正片時長范圍內,時長原則上均不超過30秒……本月起,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《電視劇母版制作規范》(下稱《規范》)正式施行。該《規范》對電視劇母版時長、署名、圖像、聲音、字幕、封裝格式、制作質量等進行了技術量化和統一規范,旨在引導提升電視劇制作水準及規范化水平。(4月7日 光明網)
內容不夠,回憶來湊;集數不多,一集拆成兩集用;平常一集40分鐘的電視劇,片頭片尾占據五六分鐘,前情提要和下集預告又占三分鐘影視制作,每集開頭還有幾分鐘完全重復上一集結尾的內容……想必當下不少觀眾在觀看一些國產“注水劇”時,往往都有類似的體驗,而恰恰也是這樣的“騷操作”,常使得觀眾在看劇時,莫名都會有一種“開始了嗎?不好意思這集已經結束了”的不良觀感。
一集電視劇究竟多長時間合適?這在過去一直未有硬性標準。有業內人士就透露,國產電視劇短至單集30多分鐘或長達50分鐘的情況一直都很常見,而這,恰恰也給不少國產劇的“注水”亂象留下了一定的彈性空間。與此同時,于電視劇制作單位而言,在“按集計價”的市場交易模式下,利益和集數是成正比的;而對于依靠廣告收回成本的播出平臺,拉長集數能增加廣告植入的空間,同樣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。因此,利用瘋狂閃回、重復劇情、下集預告等“注水”手段拉長劇集便成為行業“潛規則”。
一個產業要謀生存、求發展,追求利潤可以理解。但是,眼中只有“利益算法”,毫無“品質算法”,無視觀眾體驗,這只會致使影視制作水準“滑坡式”下降,也會給國產影視市場樹立不良導向——影視制作淪為“注水大賽”,不以精心打磨劇集為榮,長此以往,泥沙俱下,妨害的不僅是整個影視行業也是整個文藝生態的良性發展。
事實上,脫離了具體語境,“拉長集數便能增加影視劇集創收”這其實是個偽命題。以數年前的熱播劇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為例,該劇在播出時,便有觀眾吐槽“注水”“湊集數”,硬生生將原定的73集增加至實際播出時的78集,最后一集大結局時長甚至不足25分鐘……但即使如此宣傳片制作,也不妨礙該劇成為“熱搜??汀?,并在全平臺的播放量破百億。緣何如此?其實,該劇本身的大IP保底、豪華演員陣容以及正午陽光出品,便解釋了一切。但問題是,當前的國產市場又能有多少電視劇能達到《知否》這種“頂流配置”呢?
對于絕大多數“配置一般”的國產劇而言,如若連制作水準都流于一般,甚至是粗制濫造,觀眾遲早都會“用腳投票”。久而久之,縱使是依照“單集計價”“集數越多植入廣告的空間就越多”的市場邏輯,可對于口碑不同的出品方、收視保障不同的電視劇而言,各方最終拿到的單集收入以及吸引到的廣告投資同樣也有多寡。因此,籠統地認為硬性拉長集數便能增加更多的影視創收,其實有點兒異想天開。
說到底,影視制作應當是向上而非向下。典型如《山海情》,即使劇集短至23集,最終卻依舊憑借其極為精良的制作水準贏得了人心——無論是高達9.4的豆瓣評分,還是在播出期間屢屢成為全國晚間收視率冠軍,這都是實打實的市場認同影視制作,而這樣的市場認同,擦亮的是出品方的招牌,增加的是播出平臺的人氣,最終能夠帶動多少影視創收,不言而喻。
風物長宜放眼量?!兑幏丁返陌l布施行,說到底還只是在于樹立行業標準、重在引導,而最終能否真正做到行業內的正本清源,則仍在于制作方與播出平臺的自覺自律。時至今日,要推動影視行業乃至文藝生態向上發展,各方還是需要回歸到一個最基本的價值共識——牢記“內容為王”,精品創作才是保證“既叫好又賣座”“收視口碑雙豐收”的關鍵。